炒房矛頭指向它! 38%法人持有房屋4戶以上
▲為抑制近期房價高漲,政府近期頻頻出手打房。(示意圖/記者陳筱惠攝)
記者賴志昶/綜合報導
為有效抑制房價,行政院昨(7)拍板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正草案,其中研擬對私法人購屋採取許可制。事實上,不少中小企業主會透過公司名義買房,其中甚至會透過國外公司。根據官方統計,2015至2019年間,英屬維京群島的外資在台就13萬坪的建物,位居冠軍。
此次政院通過內政部所擬具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正草案,修法分為五大方向,分別是限制預售屋與新建成屋轉售、重罰炒房行為、建立檢舉獎金制度、管制私法人購屋、解約申報登錄等。
其中,限制私法人購屋部分,研擬增訂私法人購買住宅用房屋許可制規定,並限制取得後於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、讓與或預告登記。
事實上,根據官方統計資料顯示,2019至2020年法人購置約2.3萬宅,占比約為4%,不過法人購屋數量1至3戶比例為62%,有高達38%是購置4戶以上,加上法人擁有多戶住宅人數比例不低,因此被認定囤房現象較為明顯。
▼根據官方統計,法人購屋比例僅4%,不過若計算持有多戶比例,其中就有高達38%法式是購置4戶以上。(示意圖/記者陳筱惠攝)
除囤房問題,根據地政司的外國人購屋狀況,屬於英屬維京群島的外資2015至2019年間,就購得13萬坪的建物,為所有外國人之冠,顯示不少中小企業透過外資公司購房。
此外,在不少中大坪數的豪宅社區,登記人不乏公司或境外法人,甚至有台北豪宅社區裡面6成的房子都是法人持有,未來新制上路可能會改變高資產客戶的購屋模式。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,根據實務經驗,高資產族群常會透過外資或私法人的身分,來購置廠辦或豪宅,已達到節稅功效,不過在未來政府針對私法人購屋進行管制下,雖對整體房市影響有限,但可能會改變高資產族群的購屋模式,有需求的高資產族群可能會多利用個人名義購屋。
▼所有權人購屋統計。(表/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整理)